赵红兵 |
2009《鼓励性班级管理的尝试》 溧阳德育论文一等奖 |
杨晨霞 |
2009.11《“静”显风采》师陶杯 二等奖 |
杨晨霞 |
2009.11《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施教方法》发表与《新课程》 |
张 华 |
2009.11《新课改下小学作文评价的探索与思考》 获“师陶杯”三等奖 |
卢云虎 |
2009.12《从“静”做起》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|
易文俊 |
2009.12《聪明得多惩罚不可少》德育论文三等奖 |
张 华 |
2009.12《呵护那一点点光》获省教育学会年度论文二等奖 |
张 华 |
2009.9《让农村作文教学“依山也傍水”》发表于《小学教学参考》 |
刘 娟 |
200911师陶杯《浅谈小学英语创新作业设计与评价》 |
刘 娟 |
200912德育论文《给孩子找个爸爸》溧阳市二等奖 |
刘 娟 |
200912省学会三等奖《例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》 |
吴汉平 |
2009年10月《素质教育大参考》发表《追求有价值的认可》 |
吴汉平 |
2009年10月12日《语文学习报》发表《讨论的学问》 |
吴汉平 |
2009年12月10日《语文报》发表《放心心灵才能放胆写作》 |
吴汉平 |
2009年5月20日《中国教师报》发表《莫让对话成“套话”》 |
吴汉平 |
2009年6月《语文教学通讯》发表《练习八教学设计》 |
易文俊 |
2009年9月 《关注细节》中国科技教育发表 |
臧 雯 |
2010.11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整合》 “师陶杯”三等奖 |
潘小兰 |
2010.12《读写结合 练就“生花妙笔”》溧阳市一等奖 |
杨晨霞 |
2010.12《朗读,扬起语文课堂的风帆》溧阳市年度论文三等奖 |
卢云虎 |
2010.12《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的策略》小语会论文二等奖 |
吴汉平 |
2010年11月《中国德育》发表《学校特色创建的思考与实践》 |
吴汉平 |
2010年5月《江苏教育研究》发表《小学校的大期待》 |
吴汉平 |
2010年5月19日《教育时报》发表《慎提“学生说了算”》 |
吴汉平 |
2010年6月《新语文学习》发表《这是春天般灵动的课堂》 |
吴汉平 |
2010年8月2日《语文学习报》发表《刍议习作教学中有效分层的实施策略》 |
臧 雯 |
2011.01《快乐中学英语——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》发表新课程 |
鲁 俊 |
2011.10《后进生转化之我见》教育学会三等奖 |
潘小兰 |
2011.10《他为何总爱“对着干”》江苏省论文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1.10《用爱打开“单亲家庭”学生的心扉》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|
杨晨霞 |
2011.10《用心唤醒真诚 用爱播撒阳光》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|
潘小兰 |
2011.11《将错就错变废为宝》省“师陶杯”论文三等奖 |
孟 丽 |
2011.11《评价——课堂的左右手》师陶杯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1.12《发挥农村小班化优势 加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》市一等奖 |
易文俊 |
2011.12《给学生一抹微笑,你会收获一片阳光》德育三等奖 |
易文俊 |
2011.12《农村作文教学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》年度论文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1.12《让爱的阳光温暖“单亲”孩子》德育论文二等奖 |
杨晨霞 |
2011.12《让你的批评充满“魅力”》溧阳市德育论文三等奖 |
潘小兰 |
2011.12《让细节行走在“生成”的平衡木上》溧阳市二等奖 |
潘小兰 |
2011.2《优化课堂教学,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》发表于《新课程》 |
赵红兵 |
2011年《构建自信课堂,落实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减负增效》年会论文二等奖 |
吴汉平 |
2011年10月《新语文学习》发表《心灵的跃动 情感的悦动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11月《七彩语文》发表《习作评讲四步曲》 |
徐凤仙 |
2011年11月《浅议优化阅读教学之对话规范》获师陶杯一等奖 |
黄爱娟 |
2011年12月《单一走向多元 提高计算实效》市三等奖 |
吴汉平 |
2011年12月《教学与管理》发表《挖掘循环教材使用中的教育功能》 |
鲍 奕 |
2011年12月溧阳市年度论文《论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转变》三等奖 |
徐凤仙 |
2011年3月《小学语文问题导学研究初探》在《新课程》发表 |
吴汉平 |
2011年4月《教书育人》发表《校门,岂能一关了之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4月26日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表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6月《素质教育大参考》发表《合作学习,并非无奈之举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6月29日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表《小心校园安保中的学生心理不适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7-8月《小学语文》发表《例谈叙述类口语交际互动性的激发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7月19日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表《特色是一个“潜移默化”的过程》 |
吴汉平 |
2011年9月《湖北教育》发表《“给心”比“给力”更重要》 |
赵红兵 |
2011年度《紧扣起点 以境促思》溧阳年度论文二等奖 |
赵红兵 |
2011年度《紧扣起点 以境促思》溧阳年度论文二等奖 |
赵红兵 |
2011年度《扬起自信风帆 奏响成功乐章》溧阳德育论文一等奖 |
杨晨霞 |
2012.11《第一课时也精彩》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|
易文俊 |
2012.11《读写结合,练就妙笔生花》师陶杯二等奖 |
易文俊 |
2012.12.30《自信叩开成功之门》德育二等奖 |
潘小兰 |
2012.12《多元智能——开启信息技术教学的金钥匙》溧阳市二等奖 |
易文俊 |
2012.12《感受成语魅力,提高课堂效率》年度论文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2.12《浅谈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》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2.12《让活动点燃孩子自信之火》 德育论文三等奖 |
卢云虎 |
2012.12《让语文教学闪耀着人文之光》 教育论文三等奖 |
孟 丽 |
2012.12《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朗读训练》溧阳市一等奖 |
卢云虎 |
2012.12《真情唤醒童心爱心播撒阳光》德育论文三等奖 |
彭 雯 |
2012年《创造性美工课程设置与指导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》发表《新课程》 |
徐凤仙 |
2012年11月《评价实在课堂》获师陶杯三等奖 |
吴汉平 |
2012年11月《学子》(卷首语)《追求常态下平实的公开课》 |
彭 雯 |
2012年12月《亲子教育融入小学美术课程》溧阳市三等奖 |
吴汉平 |
2012年12月《中国德育》发表《唤醒爱的感受力》 |
鲍 奕 |
2012年12月《运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》市三等奖 |
吴汉平 |
2012年4月2日《语文学习报》发表《一线串珠 融会贯通》 |
吴汉平 |
2012年6月《新语文学习》发表《引发期待 激发兴趣 提升品味》 |
吴汉平 |
2012年9月《学子》发表《感恩教育 并非一定要流泪》 |
臧 雯 |
2013.09《碧血丹心献殷小》师德优秀案例三等奖 |
易文俊 |
2013.1《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体会》发表 |
易文俊 |
2013.10《挖掘乡村特色资源,发展幼儿综合素养》发表 |
潘小兰 |
2013.11《“自助餐”怎么吃才够营养》省“师陶杯”论文二等奖 |
杨晨霞 |
2013.11《构建高效课堂,铺设成长之路》师陶杯三等奖 |
卢云虎 |
2013.11《浅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》 “师陶杯”论文三等奖 |
鲁 俊 |
2013.12 《谈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》溧阳市级二等奖 |
孟 丽 |
2013.12《农村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习惯养成方法和初探》溧阳市三等奖 |
孟 丽 |
2013.12《让爱的阳关照亮孤独天使》溧阳市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3.12《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英语素养》溧阳市三等奖 |
臧 雯 |
2013.12《线,应该划在心中》德育论文一等奖 |
潘小兰 |
2013.12《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探究循环教学模式初探》常州市论文二等奖 |
张 华 |
2013.12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获溧阳市年度论文一等奖 |
张 华 |
2013.12《联系生活元素 培养交际能力 发展语文素养》市“青语会”一等奖 |
卢云虎 |
2013.9《如何在错误中成就高效语文课堂》发表于《课程教育研究》 |
杨晨霞 |
201312《由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”引发的教学思考》发表《素质教育大参考》 |
彭 雯 |
2013年《在动感、情感的课堂中培养美感》溧阳市三等奖 |
鲍 奕 |
2013年12月溧阳市心理健康案例《愿,爱如空气》三等奖 |
鲍 奕 |
2013年12月溧阳市年度论文《低年级关爱教育的实施初探》一等奖 |
鲍 奕 |
2013年12月《期待花儿朵朵开——低年级对话教学初探》市二等奖 |
吴汉平 |
2013年5月《小学语文教学》发表《文,莫只为字数而作》 |
赵红兵 |
2013年9月《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》发表于《课程教育研究》 |
吴汉平 |
2013年9月《语文教学通讯》发表《小学语文朗读考查例谈》 |
吴汉平 |
2013年9月《中国德育》发表《“停三秒”引发的教育思考》 |
吴汉平 |
2013年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“特色学校建设系列论文” |
臧 雯 |
2014.03《让孩子自己画出心中的准线》发表课程与教学 |
杨晨霞 |
201402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》发表于《江苏科技报》 |
彭 雯 |
2014年《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》发表《常州教师教育》 |
赵红兵 |
2014年1月《计算教学中算理渗透的思考》发表于《新课程》 |
徐凤仙 |
2014年4月《一张假币引发的反思》在《常州教师教育》发表 |
徐凤仙 |
2014年5月《我和天使有个约定》在《江苏科技报》发表 |
嵇茜茜 |
2013.12溧阳年度论文一等奖 |
张传荣 |
2010.12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追求》市级二等奖 |
张传荣 |
2014.6《让体育课真正“活”起来》发表《常州教师教育》 |